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教案:《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发布时间: 2018-10-16 11:00:03

修改时间: 2018-10-19 14:25:53

阅读量: 3688

作者: 布丁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在福建省教师招聘也是考点之一,福建教师招考整理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备考!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述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得失。

3.识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

2.从探讨“斯大林模式”入手,广泛、深入地了解苏联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

3.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问题,注意横向对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办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教学难点】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采用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的方式。

播放视频:列宁关于经济建设的视频资料,借以设计问题“列宁把俄国人民带入了苏维埃俄国时代,那,又是谁将苏维埃俄国带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呢?”

本节课的授课过程分为:知识梳理、合作探究解疑、网络建构、巩固练习和课堂延伸等若干环节。(知识梳理主要解决一些基础知识;合作探究解疑主要解决重、难点问题;网络建构旨在总结知识间的联系,揭示本节课的内在规律;巩固练习目的是检查、巩固、落实使学生当堂达标;课堂延伸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增加知识储备。)

本节课采用学案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首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让学生浏览教材第一子目下的知识)

根据学案“落实基础”,同时为深入理解工业化之路,设计了两个问题:

1.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工业化道路有哪些不同?(提示:起始部门与采用的方式不同)

2.苏联的工业化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学习完“工业化之路”后,应用多媒体展示反映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的图片及文字表格材料,让学生形成对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的直观性、形象性认识。

过渡语:为保证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领导人民开始了“农业全盘集体化”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为顺利完成本子目知识,借助学案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农业集体化的宣传片,并阅读表格,思考:

1.教材“苏俄/苏联农业集体化情况一览表”反映了什么现象?

2.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质是什么?

———以此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解读数字表格信息的能力,并借以认识农业集体化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过渡语: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顺利进展,苏联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即:

(三)斯大林模式

本目知识将通过4个问题来掌握:

1.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2.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它有哪些表现?

4.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我们将斯大林模式总结为成就巨大,问题不小。但是这一制度,从长远上来看,弊大于利,直接导致了苏联后来的贫穷和落后,是苏联发展路上的很大障碍,与日后苏联的解体有很大关系。


推荐阅读:

2019年福建教师招考历史学科更多相关文章

2019年福建教师招考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教案:《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 加入你感兴趣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