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中小学教综】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真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2019-03-16 15:58:35

修改时间: 2019-03-16 15:58:35

阅读量: 10808

作者: 布丁

2017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C

2.D

3.C

4.C

5.D

6.A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16.A

17.B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D

25.D

26.A

27.D

28.A

29.C

30.B

 

二、判断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31.B

32.B

33.A

34.B

35.A

36.B

37.A

38.B

39.A

40.A

41.B

42.B

43.A

44.B

45.A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46.中国航天

47.二十四节气

48.厦门

49.立德树人

50.责任担当

51.学习型         

52.30(三十)

53.普通教育学

54.发现法(发现学习)

55.出发点(起点)

56.教科书(课本)

57.额叶

58.美感

59.个别属性

60.心智(智力/认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61.【解析】(10分)

(1)(2分)这句话的实质是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片面夸大了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否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反科学的。

(2)(7分)遗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

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人身心的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每个要点1分,论述0-3分)

(3)(1分)在人的发展中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实践起决定作用。

62.【解析】

(1)(8分)埃里克森认为,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阶段1:信任-不信任(0~1.5岁)。

这是获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阶段。这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基本信任,培养信任感。

阶段2:自主-羞怯、怀疑(1.5~3岁)。

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这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主性。

阶段3:主动-内疚(3~6岁)。

这是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阶段。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阶段4:勤奋-自卑(6~12岁)。

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这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阶段5: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岁)

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这阶段的任务是成功的获得角色同一性。

(每个要点1分。论述0-3分)

(2)(2分)教育启示:该理论指明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的具体办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所处的阶段以及阶段面临的冲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五、材料分析(本大题共4题,第63题7分,第64题6分,第65题9分,第66题9分,第67题9分,共40分)

63.【解析】(7分)

(1)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戚老师侵犯的学生的权益有:

人格权,《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教职工因该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骂学生“简直是垃圾中的垃圾”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2)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尊重与保护 未成年人受教育权,教师建议学生主动退学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3)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教师短信中使用了学生真实姓名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每个要点一分,论述1-4分)

64.【解析】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科书的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有代表性(典型性),案例中李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教辅书,脱离教科书,对内容没有精选,没有代表性。

(2)作业的份量适当,难易程度适当。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的实际,作业的数量只能少量,案例中的数量明显超出了数量,难易程度也未体现,

(3)对课外作业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案例中老师在收作业时遇到的情况正是没有按照该要求来而导致的。

(每个要点2分,满分6分,若从其他方面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5.【解析】

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以下德育规律。(9分)

(1)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刘老师发现学生的思想状况,不是简单说教,强制执行少先队的建议,而是通过主题班会的特殊活动形式,在讨论交流中促进了学生的讨论交流,有效的实现了教师的指导。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看记录片,在道德情感上激发起对残疾儿童的关心爱护之情“动之以情”;通过班集体讨论交流,分享班队课的主题,“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晓之以理”;这体现了该规律。

(3)学生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品德发展的动力。学生最初的认识与学校的要求构成了矛盾,老师采取措施发挥了班级对成员的影响,实质是一种自我教育,实现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帮助学生完整了内部矛盾的斗争的过程。(每个要点3分。共9分)

66.【解析】

(1)使识记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案例中学生参与折纸、拼图、量角器测量等活动,就是教师将使识记材料成为活动对象,使学生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2)记忆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一般情况下,识记视觉材料比听觉材料效果更好,识记直观材料比抽象材料效果更好,案例中教师把抽象词语材料转化为直观形象材料,使学生的识记效果更好。

(3)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教师通过折纸的游戏理解抽象的含义,使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4)识记目的和任务,教师最后得出结论,并告诉学生对后来学校的重要意义,要求他们牢牢记住,有利于他们识记。(每个要点3分,答出任意三点得9分)

67.【解析】

(1)①甲归因于努力,内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

②乙归因于运气,外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运气因素;

③丙归因于能力,内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能力因素。

(每个要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2)①甲归因于努力一般会使他产生自豪、骄傲、愉快的情绪体验,对未来有高期望,动机增强;

②乙归因于运气,产生侥幸心理,不利于增强动机;

③丙归因于能力,容易产生羞愧,导致习得性无助感,不会增强动机。

(每个要点1分,满分3分)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闽试教师

闽试教师 

回复【备考】,获取教招备考技巧、岗位分析,就业相关

回复【教师】,查看最新最热教师话题

回复【福利】,近期精彩福利活动等你来参与


推荐课程:闽试教育2019年冲刺系列课程

课程详情请点击图片查看!2019年福建教招闽试冲刺辅导课程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 加入你感兴趣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