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教招地理知识点:聚落

发布时间: 2017-07-08 15:45:49

修改时间: 2017-07-16 10:08:28

阅读量: 3169

作者: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以下是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小编整理的教师招考地理学科知识点--聚落:

一、概况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中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中国及世界上的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比较潮湿,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也相对比较干爽;中国东北地区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有的民居则是适应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而创造的,如中国福建客家人因聚族而居,创造出大土楼的特色建筑。

二、分类

由于聚落都有自己的起源、历史发展、地理条件、形态结构、规模以及经济活动和职能等特征,很难制定一个包括全部因素和属性的综合的分类系统,大都根据聚落的职能或形态特征,辅以适当的指标来进行划分。20年代以来,城市分类研究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乡村聚落分类的研究,尤其是在职能分类方面更为突出。

①乡村聚落。按经济活动可分为农业聚落、林业聚落、牧村、渔村以及具有两种以上经济活动的村落等。按平面形态可分为团聚型(集村),即块状聚落(团村)、条状聚落(路村、街村)、环状聚落(环村);散漫型,即点状聚落(散村)。

②城市聚落。按形态可分为集中形态(单城)、群组形态(双子城、三联城、条带状群组、团块状群组)。按职能划分有许多方案,其中有代表性的3个方案是:哈里斯的分类(1943):以城市中各行业从业人数的统计资料为基础,以一种行业从业人数占各行各业全部从业人数的百分比为主要依据,把美国城市分为9类:加工工业城市,零售商业中心,多种职能城市,批发商业中心,运输中心,矿业城,学府城,娱乐休养城,州首府及其他。

最后,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小编要提醒大家:“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聚落是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推荐阅读: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地理学科更多相关文章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地理学科教材教法相关文章 

文章内图.jpg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 加入你感兴趣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