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7-09 09:59:37
修改时间: 2017-07-09 09:59:37
阅读量: 2496
作者:
光是一种肉眼可以看见(接受)的电磁波(可见光谱),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介质中传播。以下是的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的小编整理的教师招考物理学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理解光源概念,并能对不同光源进行分类。能在自主探究和老师的引导中,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科学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在猜想和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描述的方法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体会实验在进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乐于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描述、猜测、动手探究,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结论。
难点: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假设,尝试动手探究并作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
视频、带有小孔的纸板、手电筒、夹子、蜡烛、纸屏、实验报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1.活动:看一看。
(全媒体播放视频,半分钟)夜晚中的城市,五光十色,灯火通明。
教师提问:大家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思考回答(美、亮)。
教师提问:大家觉得最美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灯光)。
教师提问:如果没有了光,那么会怎样?学生思考回答(什么都看不见)。
没有了光,我们的世界就会一片黑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走进光的世界,进行一次奇妙之旅。
(二)思考讨论,活动探究
1.光的来源
(1)提问:哪些物体会发光呢?各小组轮流发言,教师把发光的物体的名称写在黑板上。(太阳、月亮、电灯、火、蜡烛、镜子、萤火虫等。)
(2)提问:这些都是光源吗,例如月亮,例如镜子它们真的会发光吗?学生有人回答不是,这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教师予以鼓励的评价,课外知识真全,真棒!
(3)谈话: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就叫做光源。(板书)其实老师还能举出很全例子,我们看书上的图片,还有什么物体可以发光?(水母、乌贼、海胆)
2.活动: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
(1)提问:夜晚我们打开电灯,房间被照亮,光是怎么照亮整个房间的?学生试着写出猜测。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如何证明猜测呢?学生思考后,讨论两分钟,讨论结束后发言,描述实验方法。
(3)8人一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带有小孔的纸板和手电筒,按照课本中活动3的方式进行摆放。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打开手电筒,是否可以透过几个纸板的小孔看到光?
(4)准备蜡烛、纸板、纸屏,按照课本的拓展活动在讲台上进行摆放,进行演示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观察,每次6-8人。
(5)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并试着作出解释。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包括猜想、现象、解释等。
2.小组讨论,学生评价:
(1)实验结果。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还有没有其他的探索光的传播方式的思路。
(四)总结评价
1.师生共同小结:光源、光源分类、光的传播方式、实验是验证猜测的很好的方式,合适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得到结论。
2.整理
请各小组的同学整理好课桌,准备下课。
五、板书设计
光的来源和传播
一、发光的物体
二、光源的分类
三、光是怎么传播的?
推荐阅读: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物理学科更多相关文章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物理学科教材教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