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7-24 10:57:09
修改时间: 2017-07-24 10:57:40
阅读量: 3696
作者:
汉字编码是为汉字设计的一种便于输入计算机的代码。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一般包括编码、输入、存储、编辑、输出和传输。编码是关键。以下是福建教师招考网小编整理的教师招考信息学科知识点--汉字编码:
一、途径
汉字进入计算机的三种途径 分别为:
1.机器自动识别汉字:计算机通过“视觉”装置(光学字符阅读器或其他),用光电扫描等方法识别汉字。
2.通过语音识别输入:计算机利用人们给它配备的“听觉器官”,自动辨别汉语语音要素,从不同的音节中找出不同的汉字,或从相同音节中判断出不同汉字。
3.通过汉字编码输入:根据一定的编码方法,由人借助输入设备将汉字输入计算机。
机器自动识别汉字和汉语语音识别,国内外都在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由于难度大,预计还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解决。在现阶段,比较现实的就是通过汉字编码方法使汉字进入计算机。
二、原因
汉字编码的困难点 汉字进入计算机,有许多困难,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数量庞大:一般认为,汉字总数已超过6万个(包括简化字)。虽有研究者主张规定3000多或4000字作为当代通用汉字,但仍比处理由二三十个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要困难得多。
2.字形复杂:有古体今体,繁体简体,正体异体;而且笔画相差悬殊,少的一笔,多的达36笔,简化后平均为9.8笔。
3.存在大量一音多字和一字多音的现象:汉语音节416个,分声调后为1295个(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统计,轻声39个未计)。以1万个汉字计算,每个不带调的音节平均超过24个汉字,每个带调音节平均超过7.7个汉字。有的同音同调字多达66个。一字多音现象也很普遍。
最后,福建教师招考网小编要提醒大家:由于编码方案繁多,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1981年,国家标准局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简称汉字标准交换码),共分两级,一级3755个字,二级3008个字,共6763个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