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教招历史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

发布时间: 2017-07-25 11:30:40

修改时间: 2017-07-25 11:30:40

阅读量: 10273

作者: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这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今天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小编就整理了相关的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跃进运动

(一)形成原因:

1.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2.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

3.党的领导人急于求成,忽视客观规律。

4.国内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后,开明人士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二)大跃进运动的特点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修改指标。

(三)表现:

1.农业方面,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计划指标,并开始大办人民公社,有的虚报水稻亩产65127公斤。

2.工业方面,工业方面的大跃进以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为中心。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破坏了环境,国家财政出现了赤字。 

(四)影响: 

“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扩大与翻版的,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这是企图通过人民公社,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但是由于严重脱离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不但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标,反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1.一“大”二“公”规模大,在全国农村盛行,把农民的一切全部收归公社所有。

2.把农、工、商、学、兵结合在一起,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3.强化自给型经济。

(三)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1.“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在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对冒进思想在建设中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必须注意处理好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否则会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在于: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不能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提醒大家,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生产力的变革,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要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有计划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推荐阅读: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历史学科更多相关文章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相关文章 

文章内图.jpg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