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8-19 15:47:59
修改时间: 2020-10-07 16:06:34
阅读量: 6287
作者: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能够在第一年就圆梦教师,我想这是很多人都羡慕的事。而我曾经也是这样羡慕学长学姐们,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地站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尤其是化学专业,每年招得少之又少,因此我心里明白这是一场硬战,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态度
首先,我想谈一下考教招的态度问题。考教招不比高考,态度决定一切,一个正确积极的态度对最后的应试成功有非常大的影响。坚定信念很重要,教招基本就是去自习,而这种自习完全是自主的,有人监督你上晚自习。如果无法坚定信念,再看到那些保研的同学和已经找到的工作的同学整天闲的发慌,对比自己却早出晚归,最后,半途而废或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乃是教招的大忌。
▶心理状态
其次,我想分享一下对考教招心理状态的体会。
一、平和的态度
这种平和的态度我认为有利于保持复习劲头,或者说是保持一种有惯性的习惯。这种习惯就是每天去自习复习,另一方面当效果不甚好的时候,保持平和有助于使心情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不至于被坏心情拖到崩溃,甚至放弃。
二、克服紧张
要做到真正不紧张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一定程度的紧张对复习也是有利的,但过分紧张,甚至到离考试还有两个月就开始晚上睡不着觉就不利于复习了。
树立信心是避免过分紧张的一个好办法,可以在平时有目的的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心里暗示,暗示自己有把握考上。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要太在意一时的成败,深信自己可以在最后的一个月有质的突破。而且当自习的时间多了后,在同学的赞叹中信心也会不知不觉的树立。这都是避免过分紧张的好方法。
三、戒骄戒躁
每个人因为基础不同以及学习习惯不同的原因,进度也会不尽相同,就像有些人可能只需要复习一遍,而有些人则需要好多遍。但是无论如何,首先要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切实的了解,其次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列出自己的复习进度。进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起初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之后在完全确定之后就要严格按照进度来,不用过于在意别人的进度。
A.笔试篇
▶复习策略
再次,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关于复习方法和策略我个人认为没有一个能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的。自己体会出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在此我只是把我的方法列出以供参考。
我的复习是从大四上开始的,每天抽出大约四个小时来复习。
寒假之后就开始较为系统的学习,关于每天复习的时间、效率和安排的问题。在最后三个月我基本上保证每天十二个小时自习,中午睡午觉,每周休息一天,以期达到时间和效率的双丰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考试感觉,也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和理由。
我的教招作息时间
6:30 起床(严格执行)
7:10——7:30 吃饭
7:45——8:20 背教综(教育学、心理学、法律法规分模块)
8:30——11:40 复习专业课知识(化学)
11:50——12:20 吃饭 有肉,多菜,九成饱
12:20——13:00 午睡 午睡不可超过一小时(严格执行)
13:00——17:00 教综练习
17:00——17:30 稍微休息下,听听歌,聊聊天,缓解下心情
17:30——18:00 吃晚饭要八成饱,多吃青菜少吃肉类
18:00——22:00 复习专业课知识
22:30——23:00 和舍友互相提问法律法规
23:00——6:30 睡觉 (闭上眼睛后,在脑子过今天复习过的内容,感觉记得比较牢固)
每天把时间比较均匀的分配,而不是集中几天专攻某一学科。因为我有如下两个考虑:
一、如有较长时间不学习某一学科,那么之前积累的知识和感觉会遗忘;
二、每个学科都不是真正几天就可以完全掌握的。
但这样安排有一个问题就是每个学科复习的周期将会变长,一方面会有一种效果不突出之感,更关键的是,之前的知识也会有遗忘。所以我在复习时,会有意识地去进行回顾式的快速复习以巩固记忆。这样一来,当过完一遍时,知识就能比较好的掌握。但是有一点需要切记,就是要经常的做题。
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有意识地按照考试时的时间段进行复习。比如专业学科上午考,则在上午复习这两科。这个方法对最后的模拟测试也是有借鉴作用的。
▶应考经验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应考的经验。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最后的考试就是检验复习成果的时刻了。理想的应试心态和方法有助于将自己复习的水平发挥出来。
首先是考前一周的安排。
考前一周在知识上应该学习完毕了。最后的一周是模拟考试、知识查缺补漏、看之前总结的错题和调整生物钟的时间(最后三天就不要模拟了以防影响心情)。而最后一天则是放松心情的一天。最后一天就尽量什么也不干了。因为对于已经复习了好几个月的情况来说,最后一天复习对考试起到作用的很小,而放松心情后,能正常发挥水平才是关键。
最后是考试时的策略。
考教招是选拔性考试,有不会做的题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故考试时的选择就显得极为重要,万不可在一道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若真的遇到完全不会的题,也不必过于惊慌,因为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他肯定也不会做。这时只要认真回想所学的知识,仔细推敲题目已知条件,难题至少能写出一部分这样就能捞到不少分数了。
B.面试篇
现就以我所报考地区的面试形式——分专业素养部分(基本技能、片段教学)和综合素养部分(学科问题、综合素养问题等),谈谈我的几点经验。
(一)基本技能、片段教学
1.树立自信,提前进入状态
片段教学面试,就是一场华丽的表演,没有人一开始就是那么优秀,可能也有一些先天条件很好的,而我并不是。在大学期间,我参加的活动也并不多,在自信方面,我还是比较欠缺。而真正改变我的是大四上的实习顶岗生涯,要想获得更多自信,那就是精心去准备每一节课,教招面试写教案只有三十分钟左右,所以在每一次课前的教案准备,我都把它当成是面试写教案,给自己规定时间,当然,盲目地写教案是不会进步的,同时也要参考优秀教师的教案,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借鉴有经验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久而久之,不会觉得写教案是一件难事。对于上台讲课这件事,我内心还是会紧张,随着一节一节课的结束,学生们一次一次考试成绩地上升,对我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励,整整四个多月的高二会考复习课,对于高一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我已经了如指掌。
2.模拟演练,主动与人交流
我的片段教学时间只有十分钟,时间比较短,我个人认为能被用于片段教学的内容,一定是一些重点实验(个人观点),因为已经规定了必修一、必修二两本书,我上网买了这两本书的优秀教学视频以及配套的教案等,选取能符合新课标要求,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跟着演练,每一节课每一节课地练,一开始时间掌握很不到位,十分钟内容五分钟讲完,这肯定是不及格的。后来,我不再一个人练习,找朋友,找老师,让他们来看看我的不足,这时候要敢于接受批评,觉得不好讲的课更要练,我这次抽到的课题是乙酸乙酯的制备,算是比较难的实验,而且在必修二的最后,很多人会忽略,因为对自己够狠,不想错过任何一节课,基本每节课我练习不到五遍,直至滚瓜烂熟为止,碰到难题的时候,自信就更足了。
(二)综合素养部分
教师面试答辩离不开语言,因为答辩必须用语言来回答试题或考官提出的问题。答辩语言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面试的成败。因此,掌握面试答辩的语言艺术,尤其是个性化的语言策略,对于答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一部分的准备,我是投机取巧,毕竟不是文科生,说话缺少艺术感,能做的就是尽量流畅,想要流畅,肚子里还是要有一些墨水的,短时间内的提升,只能多去背一些好用的句子,不能拿高分,至少也不会低,趁着现在还早,一定要引起重视。
最后,这一年,想感谢的人太多,感谢闽试,全程班的一路相伴,感谢一起奋斗的舍友、同学,正是大家一起不断地相互鼓励才会信心满满。想起去年此时迷茫的自己,这一年的确足够让人成长,庆幸的是我们能够圆梦,当然没有考上并不意味着不优秀,很多时候,也有一些运气,我相信机会会就留给有准备的你。
相关课程:2016年福建教师招考高分课程
推荐阅读:2016年福建教师招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