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8-25 11:46:32
修改时间: 2017-08-25 11:46:32
阅读量: 3589
作者: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以下是福建教师招聘网整理的关于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知识点: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
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是3-6、7-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1.综合性
从性质讲,它是一门综合课程,但它不是多门学科的综合,例如有的人认为把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综合在一起构成一门学科就叫作综合实践课程,这样不对,而科学就是一门综合学科课程,但它是基于学科知识,基于主题的一个综合的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并不是一个学科的综合,它是一个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要的,基于学生成长的环境的这么一门综合的课程,它直接指向学生的生活的经历的整体的认识以及综合素养。
2.经验性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个基于经验、实践、综合的课程,它应有经验的参与,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设计、制作、研究、参与、服务、包括信息实践、劳动实践等这样的一些学习方式来丰富他们的经验,积累他的经验,经过经验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才能达到经验的重组、经验的提升。这就是综合实践与其它学科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它是一门基于经验,在经验中成长,为了经验的提升的一门课程。
3.实践性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它是实践取向的,像语文、数学这些课程,是知识取向的,尽管他当中也包括一些实践活动和一些研究、探究,但是它的研究、探究还是为了根据或者适应这个学科知识体系以及相关目标的一种需要。
4.分级管理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三级管理的课程。
第一,是国家规定。是国家体现国家意志及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中小学必须实行的一门必修课程;
第二,是地方管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学生的背景差异非常大,所以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行政部门、教育部门都要加强管理研究,这就叫地方管理;
第三,是校本实施。是学校基于自己的教育资源、学校的办学理念,特别是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学生所发展的特点,需要自己开发和实施的一门课程。
所以说综合实践课程最集中体现了我国新课程关于课程管理体制变革的一门课程,最集中体现了三级管理制度的内在精神。
5.全面性
从操作层面上来讲,教师在设计一个主题活动的时候都应具备有目标、内容、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福建教师招聘网认为,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