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9-15 10:22:29
修改时间: 2017-09-15 10:22:29
阅读量: 2049
作者: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课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家蚕和蝗虫作为代表动物对“变态发育”作深入研究。以下是福建教师招考网的小编整理的教师招考生物教案《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②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
感知(图片)、经验运用(说故事)、知识发展(录像与书本)、知识应用(思考、拓展延伸、写短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辩证认识昆虫与人类关系,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引入: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多种昆虫,请学生说出几种昆虫的名称。引出本节课题。
2.感知:
考虑到学生在城里长大,难以捕捉蝴蝶等昆虫,甚至有的学生害怕“毛毛虫”。因此,可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昆虫幼虫(毛毛虫)及成虫(蝴蝶)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简单说出一些不同之处。
3.经验运用:
为提高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兴编一段“毛毛虫”与“蝴蝶”的故事(教师通过屏幕为学生编故事提供背景资料)。而后请学生上台讲述或表演故事。接着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毛毛虫与蝴蝶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暂时不做评价。
4.知识发展:
为了弄清“毛毛虫”与“蝴蝶”的关系,可让学生通过录像“蝴蝶的发育过程”,并结合书本做深入研究。“毛毛虫是蝴蝶的童年时代。”
三、课外实践:
可让学生根据情况选择一种方案:
方案一,饲养家蚕、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方案二,查资料写短文,“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而低洼多水的地区容易流行疟疾?”。
最后,福建教师招考网的小编提醒大家注意: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不仅有完全变态,还有不完全变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