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福建教师招考网整理推荐:第一个五年计划

发布时间: 2017-09-28 16:39:14

修改时间: 2017-10-10 11:12:08

阅读量: 1967

作者: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那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哪些知识点是需要识记的呢?今天福建教师招考网小编做了一个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含义

简称“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基本任务是: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3.第一个五年计划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强烈愿望。第一个五年计划制订后,对三大改造、基本建设、工农业发展和交通便捷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得中国的近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1)1949年-1952年,党和政府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在当时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封锁之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

2.时间与目的:

1953年-1957年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

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③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⑦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一五计划中,重工业在东北地区发展迅速的原因

1.历史因素:东北地区的工业在民国就有发展,并且受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波及较少,工业基础好。

2.地理因素: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优质的煤、铁资源。

3.政策因素:中共的制订的正确的方针。

4.外国因素:苏联对中国援助,由于苏联离东北地区最近,便于交流的展开。

福建教师招考网整理认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考察知识点,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好好复习,闽试教育在这里祝大家金榜题名,旗开得胜!

 

推荐阅读: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历史学科更多相关文章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相关文章 

文章内图.jpg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