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9-29 10:21:57
修改时间: 2017-09-29 10:21:57
阅读量: 2288
作者: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今天福建教师招聘网小编对可吸入颗粒物做了一个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
又叫“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颗粒的统称。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种常见污染物,是空气质盆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空气中,总悬浮顺较物”去掉10微米以上的大顺拉的剩余物质。
二、特点
人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人体健康。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盆增多,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三、原因
人的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四、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传染病;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说明:
①吸入少许颗粒物并非坏事。它们能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②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福建教师招聘网整理得知,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因其来源不同而在种类和数量上变化很大。可吸入颗粒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有无机离子、微量元素、颗粒元素碳(PEC,有时也称为碳黑)和有机化合物,有时可吸入颗粒物上还吸附有病原微生物(病毒和细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