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10-15 15:36:48
修改时间: 2017-10-15 15:37:17
阅读量: 2292
作者:
生活中我们除了要知道物体的长度之外还要知道时间,这一课主要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以下是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小编整理的教招物理教案《时间、长度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3)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三、教学难点
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四、教学仪器
刻度尺,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时钟,机械停表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找几个不同的学生让他们说出各自的身高,以及他们是如何知道自己身高的?
(二)讲授新课
1.长度的单位
卷尺可以测量我们的身高,而这个身高实际上就是我们人体的长度,那大家知道长度的单位吗?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长度的测量除了卷尺之外还有哪些仪器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举例,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刻度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2)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是多少?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小编查阅资料发现,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
推荐阅读: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物理学科更多相关文章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物理学科教材教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