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10-17 10:56:20
修改时间: 2017-10-17 10:56:20
阅读量: 3028
作者:
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汉族人民已创造了民歌。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的口头歌曲创作虽以诗歌的形式保存了古代民歌的精华。以下是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小编整理的教师招考音乐教案《多彩的汉族民歌》: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不同体裁的汉族民歌,能感受山歌、号子、小调的音乐特点,分辨汉族民歌体裁。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提高民歌鉴赏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即兴创编。
3.认识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设计意图:
八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民歌,会唱一些简单的、经典的民歌,但他们更关注流行歌曲,对民歌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民歌的主动性,能感受、体验民歌的魅力,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创造活动如:师生互动演唱、欣赏听辨、合作表演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辨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使他们逐步感受民歌的美,获得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感情升华,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体验不同体裁的汉族民歌,区分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钢琴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民歌
课前播放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属于哪一类型的歌曲?(民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领略“多彩的汉族民歌”,导入课题。
(二)合作探究 赏析民歌
1.答一答: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设置问题:什么是民歌?民歌有哪些特点?学生发表对民歌的认识,教师再补充总结。
2.听一听:区别汉族民歌之间不同的音乐特点
六、拓展延伸
师:民歌是一种永远都不会结束的创作过程,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当今的民歌又有怎样新的发展呢?
师生探讨,总结当今汉族民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课后搜集哪些音乐运用了汉族民歌的元素,鼓励学生关注民歌未来的发展。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小编认为,课程设计时可以学生好奇心入手,采用民歌对比欣赏方法,从“民歌”到“民歌的共同特点”,再到“民歌之间的不同特点”,最后落脚到“民歌体裁的分类”,知识点层层递进,轻松突破难点,一步步引发学生对民歌的探究欲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