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福建教师招聘网整理推荐:问题解决

发布时间: 2017-10-17 11:25:11

修改时间: 2017-10-17 11:25:11

阅读量: 2740

作者:

 问题解决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今天就请大家跟福建教师招聘网小编一起来整理一下关于问题解决基本含义的相关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问题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

1.有结构问题(结构良好问题)

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比如,“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即属于有结构的问题。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2.无结构的问题(结构不良问题)

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此类问题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也容易使人感到困惑,如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这些都是重要但又无确切的、唯一正确的答案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下面几个基本特点。

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如漫无目的的幻想,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与问题类型相对应,问题解决也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无结构的、无固定答案的问题。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当然,常规和创造是相对的,同样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对老师而言可能属于常规性的,对于学生而言则可能是创造性的。

问题解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社会、自然、物质和心理等因素。之后福建教师招聘网小编会继续整理这部分的知识点,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哦!

 

推荐阅读

更多福建教师招考时事政治相关内容请点击

更多福建教师招考师德法规相关内容请点击

更多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相关内容请点击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