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11-21 15:30:29
修改时间: 2017-11-21 15:30:29
阅读量: 2162
作者:
工业布局又称工业配置、工业分布或工业区位。指工业在地域上的动态分布或工业生产的地域组合。关于工业布局的知识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呢?今天福建教师招聘网做了一个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业布局遵循的原则:
1.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从经济效益看,选择优势条件明显、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区位;
3.根据主导因素确定工厂区位。
二、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1.较大的工业区应布局与城市的外围,且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
2.较小的工业企业,且污染程度比较低的,在保证对城市环境不会造成显著污染的前提下,可布局在城区边缘;
3.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立绿化隔离带,带宽视情况而定。
三、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技巧
①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②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③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④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福建教师招聘网整理得知,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区位因素是不一样的,同一因素也会发生变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