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11-27 11:07:59
修改时间: 2017-11-27 11:07:59
阅读量: 1942
作者:
在《根的结构》一课中,不仅要了解根尖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福建教师招考网特别整理了教招生物学科《根的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表述根尖外形及根毛特点。
2.准确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明确相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情感目标
2.通过学习根尖各部分结构的联系以及各部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体会到生物体是统一整体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二、教学建议
1.知识体系图解
2.教材分析
"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众所周知,植物体的根是由根尖发育而成的。根尖为什么能够发育成根,这与其结构紧密相关。而根尖的结构特点又决定了根尖的功能。根尖的功能又决定着整株植物的生与死。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主要功能。
2.难点:根尖的发展变化规律
四、教学手段
学生观察、分析与讲解相结合
五、设计思想
本节的内容相对来讲,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对照课本内容自学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而对于根生长的现象,则需要通过图像等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并引入新课:
根有固着植物于土壤中,并且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根为什么能够从土壤中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呢?这应与根的结构有关。那么,根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根尖的结构:
组织学生完成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的观察。
(1)肉眼观察植物的幼根,讲解根尖的定义,及根尖占根的比例。
(2)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颜色及形态,以及根尖可分为几部分。(从外形特征上看,一般可确定出根冠、成熟区、以及二者之间的部分。但可以不给出具体名称,只要求学生能说出形态特征即可。)
(3)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永久纵切片,并对照课本58-59页内容学习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及功能。
(4)指导学生列表总结。
2.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
(1)继续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幼根,指导学生观察根尖以上的部分。
(2)讲解:
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吸收能力。其中部一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上下细胞失去细胞壁形成中空的导管。
(3)通过显微投影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导管。(讲解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与茎和叶中的导管相连)
七、反馈
提问:"当把花卉移栽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保护根尖)
最后,福建教师招考网小编提醒大家注意:根尖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