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初中政治教案设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闽试教育

发布时间: 2020-07-01 09:37:26

修改时间: 2020-07-26 17:29:06

阅读量: 3297

作者: 闽试教育

真理通常被定义为与事实或实在相一致[1]。然而,并没有任何一个真理的定义被学者普遍接受。许多不同的真理定义一直被广泛争论闽试教育根据初中历史的大纲要求,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初中政治教案设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初中政治教案设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知道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了解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能力目标】

增强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进步。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难点】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通过PPT展示文字:

2500年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次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设想,可惜缺乏实证。

100多年后,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再次宣称地球是球体,他比毕达哥拉斯进步一些,采用了实证的方式。

柏拉图提出“拯救现象”,他对毕达哥拉斯的说法提出疑问,他的徒弟欧多克斯提出了同心球理论,又过了100多年,阿波罗尼提出了“本轮均轮”说,对欧多克斯提出了同心球理论做出了修正。

400年后,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晚年著作《天文学大成》,作为天文学教科书1500年不变。

1495年,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的说法,地球和五大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1601年,开普勒首次提出了行星与太阳之间隐秘的数学关系。

1609年,伽利略用镜片发明了望远镜,他通过观察记录,证明了日心说是对的。并且解释了人类2000年的疑惑:地球自转,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这可以用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解释:力学规律在惯性内保持不变。

伽利略解释了地球自转的原因,还有一个困惑了人们2000年的问题,如果地球是一个球体,为什么“下面”的人掉不下去?

24岁的牛顿发现了这个宇宙中最基本的规律:万有引力。

1838年德国职业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贝塞尔跑完了持续300多年的接力棒的最后一棒——天鹅61星的周年视差被测定为0.31角秒。反对哥白尼日心说的最后一座城堡被攻破。持续了300多年的托勒密和哥白尼之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请大家仔细阅读天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思考这个问题:人们对于天文学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变化,这中间呈现出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认识的更新与实践发展密不可分,认识总体在进步,认识的发展过程有曲折反复,认识的发展有无限可能……

天文学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过渡语:从地球是方的到地球是圆的,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宇宙中心说,这说明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么,请大家结合刚才的材料,思考一下,为什么人们的认识不能一步到位,而是出现了反复的变化和曲折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首先,人们的知识在不断进步,例如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会让人们用新的理论去研究天文学;人们的实践水平也在进步,以前人们只有在陆地上行走的能力,后来有了航海能力、有了天文仪器,有了航天工具,对天文学的认识也就随之进步;人们的思维和立场也在进步,从前科学与宗教紧密结合,人们受宗教影响会难以接受新的理论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第一个原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那么,除了人们本身的局限性,还有什么因素影响了认识的发展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是的,天体也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中。因此,第二个角度我们可以总结为: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总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天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是不是我们已经全部完成了对宇宙的认知呢?如果不是,请举几个例子。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列举案例并总结:探月工程的不断推进,宇宙空间站的建设,探索火星的计划,还有一系列探索宇宙的计划……都说明人们对于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因此,认识具有无限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理解: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过渡: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不是意味着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呢?请大家结合课堂开头案例思考并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不是,认识的发展并没有陷入死循环,而是一直不断进步。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说,虽然认识的发展中会有曲折和波动,然而总体是一直前进的。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环节三:巩固提高

我们已经学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那么当新的真理诞生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在此之前的真理全部被推翻呢?是不是意味着真理只能持续一定的时间,后面一定会被推翻?大家能否根据材料中的例子或者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论证一下这个观点?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牛顿经典力学在宏观低速范围内正确,在高速微观世界发展为量子力学了,但量子力学并不否认牛顿经典力学的正确性,而是一种发展。这些都说明,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环节四:小结作业

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我们永远都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步伐,社会的前进便是要靠我们永不止步的实践。希望同学们也要摒弃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不要认为任何道理都是一成不变的,要敢于质疑权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

作业:请大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举例论证今天课上所学的观点,并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

四、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今天的初中政治教案分享,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推荐阅读:

初中政治教案设计:锻炼心理品质 加强品格修养

2020年1-3月初中政治教案及知识点汇总-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初中政治教案设计:保持乐观心态,做情绪‘主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闽试教师

回复【教案】,获取精选教案汇总

image.png

推荐课程:闽试教育2020年教招冲刺班

课程详情请点击图片查看!

202002141806520097.png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 加入你感兴趣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