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儿童教育心理学: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理论

发布时间: 2021-06-26 15:29:10

修改时间: 2021-06-26 15:29:10

阅读量: 6949

作者: 管理员

关于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我们除了需要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理论,还需要掌握艾森伯格的亲社会的道德判断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艾森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观点。

艾森伯格与科尔伯格一样,将研究的关注点放在儿童的道德判断和推理上。艾森伯格认为:科尔伯格研究中所选用的两难故事在内容上几乎都涉及法律、权威或正规的责任等问题,如在海因茨该不该偷药的故事中,海因茨必须在偷药和妻子死亡之间作出选择,偷药就会犯法,而保护妻子免于死亡又是每一个丈夫的责任。这些法律、责任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儿童对故事冲突所作的推理。因此,科尔伯格运用其两难故事只是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的一个方面——禁令取向的推理。

艾森伯格针对这一不足,区分并设计出不同于科尔伯格两难情境的另一种道德两难情境——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并据此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所谓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是指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或)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或)价值之间作出选择,助人者的个人利益和接受帮助者的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以下是艾森伯格研究中使用的典型故事:

有一天,一个名叫玛莉的女孩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舞会,在途中她看到一位女孩不小心跌倒,而且跌断了腿。这位女孩请求玛莉到她家去通知她的父母,这样她的父母才能来带她去看医生。但是如果玛莉真的跑去通知她的父母,就来不及参加生日舞会,而且会错过吃冰激凌、蛋糕,错过所有游戏的时间了,玛莉该怎么做呢?为什么?

艾森伯格根据对这类问题的不同作答得出: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的推理在儿童期至青年期之间的发展要经过五个层次:

阶段1: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助人与否的理由包括个人的利益得失、未来的需要,或者是否喜欢某人。

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他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儿童开始对他人的需要表示出简单的关注。

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儿童在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涉及的是好人或坏人、善行或恶行的定型印象、他人的赞扬和许可等。

阶段4:移情推理。儿童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开始注意与行为后果相关联的内疚或其他情绪体验,初步涉及对社会规范的关注。

阶段5:深度内化推理。儿童决定助人与否,主要依据内化的价值观、责任、规范以及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

研究得出:学前儿童的判断常常是享乐主义的,首先考虑自己的得失;只有当儿童逐渐成熟时,他们才会更多地考虑到别人的需求及期望,并趋向从内化的价值标准角度去考虑对他人的帮助。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 加入你感兴趣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