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连载: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学策略(下)

发布时间: 2014-11-05 10:28:07

修改时间: 2020-10-07 16:45:53

阅读量: 2923

作者: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改变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

    1.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改变学生行为的保证。

    接纳自己

    班主任角色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评价与压校长、教研员、学生、学生家长、社会……都从自己的角度对班主任评头论足,这些无形的压力带给班主任焦虑感。同时,班主任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观念中拥有很多“应该怎么做”的规条,甚至比别人对自己更严格。

    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对自己有透彻的认识,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不足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坦然地接受“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对自己不苛责。对于一些暂时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允许它暂时存在。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有多重因素,应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速度成长,不因为个别学生成长进步缓慢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要相信自己会不断发展,能力会不断提高,问题会不断获得解决。

    明确界限

    很多班主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些家长采取放任态度,有些家长因为没有家教能力,而将孩子委托给班主任,告诉班主任“只有你能管教孩子”,结果班主任扛起了家长的责任。这样替人扛责任,会加重班主任的心理压力。同时,失去了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的机会,帮助家长推卸了本应承担的责任。所以,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有清晰的界限,班主任具有指导家长家教的责任,但不要替家长承担全部责任。

    控制情绪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大部分学生从内心是尊重老师的,一般不会轻易冒犯 老师,他们的一些“不听话”或者“不良做法”,多数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是心理发育不成熟情况下的行为。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就宽容了许多,而不是直接去跟他们“较劲”。

    其次,要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有觉知。班主任 老师要加强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当自己情绪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清晰地觉知,有助于自我控制,这时,深呼吸对于抑制冲动行为非常有帮助;或者暂时远离引发情绪反应的情景,等情绪恢复后再回来处理问题。

    如果班主任没有很好地控制住情绪,对学生不够耐心,发了火,说了不该说的话,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向学生解释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并真诚地向学生道歉,相信学生会为你的真诚而谅解你,并从这件事中学到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参加体育锻炼,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寻求社会支持

    当教师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可以向相关的人求助。比如,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跟领导沟通、跟专家请教、跟同事倾诉、跟网友讨论;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跟朋友、家人等倾诉。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己的家庭,因为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的工作难题,更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和心灵援助。

    2.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能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共同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有关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发现,教师、学生和家长分别提及最多的教师教育问题行为是:对学生不一视同仁、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不认真工作、说脏话。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行为是过分重视成绩、忽视学生、干涉学生、对学生的不当惩戒和发脾气。

    研究发现,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最大的行为是,犯错误时 老师不听学生的解释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阻碍了师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与交流,进而影响教育效果和学生成长。班主任需要时刻警醒自己,避免上述行为。

    有调查发现,学生喜欢老师的以下行为:

    感到被喜欢:平时碰见会主动和我打招呼;经常找我谈话;经常对我善意地微笑;可以耐心地为我讲解我所问的问题。

    感到被尊重:在我回答问题出错时,鼓励我而不是嘲笑我;当我发表个人见解时,老师能专心听并作出回答;老师批评我时有分寸;当老师做错事时会说对不起;我犯错误时,能首先听我的犯错原因。

    感觉被理解:当我们提出意见时他会认真听;不在考完试后在全班念分数;能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能用我的思路来讲解我所询问的题目;在我学习成绩下降后找我聊天,而不是打电话给家长;课下主动与我们交流,并了解我们的兴趣喜好、所思所想;在我失落的时候会主动安慰我,说一些能够鼓励我的话。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学生喜欢的行为,也是我们班主任 老师经常做的,只是有些老师可能会因为工作忙、班额大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持之以恒或者不能顾及全体学生。老师们可以尝试一下,当你平等、尊重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时,是否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温暖的班集体,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可以事半功倍。

    3.运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转化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引发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外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如得到奖励,避免惩罚等。二者相比,内在动机更稳定,不易受到环境、时间、奖励物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外在动机易波动,一旦环境改变或奖励、惩罚等消失,行为也容易随之消失。

    促进外在学习动机向内在学习动机转化,保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对于学习而言,外在动机维持的学习行为虽然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作用不是长期的。内在动机更有利于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实现终生学习。

    有的孩子在学习的早期,可能因为家长或 老师使用的奖励方式不当,形成了学习的外在动机。当师长督促他学习时,总是跟大人讲条件,要买这、要玩那。如何将这种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呢?教师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做出好的学习行为时,教师要用表扬、鼓励等口头的奖励代替物质的、活动的奖励,让学生适应用社会的称赞和期许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再后来,教师要逐渐减少表扬,引导学生去体验学习活动本身的乐趣,比如,成功解题后的成就感、获得新知识时的心满意足、读到好文章时的喜悦之情……让学生沉浸在由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就由外在动机逐步转化为内在动机,爱学习的习惯被稳固地保持下来。

    进内在动机向外在动机转化,瓦解不良行为

    利用外在动机不稳定、容易随奖励的消失而消失的特点,也可以把学生做某些不良行为、干扰行为的内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外部动机,从而“消灭”学生不良行为。下面这个例子说明了外在动机在瓦解不良行为中的应用。

    一个院子里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在院子里做游戏,这本无可厚非。但他们往往是大吵大闹,这对一些邻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大人们屡次干涉也不起作用。一个邻居的朋友是心理学家,他知道这件事后,为朋友设计了一个治理孩子吵闹的方法。方法是,告诉在一起玩耍的孩子,谁叫得越大声,谁得到的钱越多。结果有的孩子得到5角,有的孩子得到2角,还有的得到5分。待孩子们的吵闹的动力被吸引到金钱上去后,就大大减少给孩子的钱数。孩子们卖力地叫了半天,本希望得到的钱还和原来一样多甚至更多,但大人给的钱却少了,孩子们觉得很不值。又过了几天,孩子们的奖励被彻底停止了,一分钱都没有了。孩子们说,没有钱.我为什么还要给你叫?于是就对大喊大叫完全失去了兴趣。原来的不良行为模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上面的例子说明,物质的奖励会破坏内在动机,让人形成不稳定的外在动机。对孩子形成的良好行为来说,物质奖励没有起到强化的效果,而是潜伏着干扰作用。

    4.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爱心是行为矫正的前提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普通科任 老师,都应该认识到,孩子虽然有不良行为,但这只表示他形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不表示他的品质就不好。每一个人在某个特殊的时期都可能有过一些不良行为。“消灭”或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在接纳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我是受欢迎的,如果消除了不良行为,我会更受欢迎”、“我能做到”时,学生也才会更积极地配合行为矫正、寻求改变。

    对问题行为进行分析是行为矫正的基础

    行为矫正的第一步是要客观地分析问题行为,而不是凭借经验“想当然”地分析和判断,然后仓促地采取矫正措施。“凭经验”办事常常事与愿违。比如,老师对于上课不遵守纪律、故意招惹其他同学的学生,往往是在班上点名批评,甚至让学生站起来听讲。在教师点学生名的那一刻,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如果学生站起来后再扮一点怪相,全班肯定哄堂大笑,好一会儿才能恢复秩序。那个被罚站的学生不仅不觉得羞耻和悔改,可能还洋洋得意。为什么老师的批评和惩罚无效?因为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行为时没有搞清楚学生行为的真正目的。如果学生的目的是获得别人的关注,那 老师点他名、关注他,再加上全班同学都停下笔来看着他,无疑是满足了该生的愿望,“奖励”了其不良行为。

    对问题行为的分析包括对问题行为的发生情境、发生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强化物等的分析。比如,科任 老师向班主任反映,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总是在不停地窃窃私语,对老师的问题和授课置之不理。班主任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需要先调查学生的窃窃私语是只发生在这门课上,还是在所有课堂上?窃窃私语的同学有多少?持续多长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方式缺乏吸引力,还是学生没有形成课堂学习规则?学生从窃窃私语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运用“小步子原则”

    看到学生有不良行为,特别是具有攻击性、伤害性的行为时,教师都恨不得能立刻、彻底改变情况。但事实上,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能长期保持下来,必定是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强化。要矫正不良行为,必须要循序渐进,遵循“小步子原则”。

    有一个女学生,被同学称为“疯婆子”,人际关系很差,因为她经常对同学破口大骂。班主任希望有方法能令她一朝彻底变样。但专家认为,骂人已经成为其习惯,必须要慢慢来,于是建议使用“差别强化法”。

    “差别强化法”就是接纳不良行为的暂时存在,但要求学生控制不良行为,让不良行为减少;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以得到一定奖励。然后逐渐提高得到奖励的标准,即要求不良行为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差别强化法”应用在“学生骂人”这个案例中,就是先了解该生平均每天骂人的次数。连续观察3天发现,平均每天骂人10次。于是班主任告诉该生,如果明天她能把骂人次数控制在7次以内,就可以得到一个画片,并且放学 时 老师会在班上表扬她,全班为她鼓掌。该生第一天做到了。这个标准又坚持了两天都做到了。后来,班主任把标准从每天7次逐渐减少到每天5次、3次、2次、1次、0次,该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做到了,最终彻底改掉了骂人的习惯。

    5.运用群体心理学效应,改变学生不良行为

    利用社会性强化物奖励学生的改变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自己所属的班集体的认同。他越喜欢这个班级,越是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班集体成员的赞赏就是社会性强化,它满足了学生被接纳、被尊重、被爱的需要。社会性强化通常对全体学生都有效。因此,当学生有好的表现或是不良行为减少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群体的力量提供有力的强化物。当以往各方面表现都很差的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请大家为他的进步鼓掌,让他体验到被大家肯定与赞赏的快乐。这种强化作用是物质奖励、老师的表扬无法比拟的。

    利用群体从众心理,帮助学生远离犯罪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个青少年都会寻找和加入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体以获得归属感、友谊和情感支持。在各种青少年团体中,“从众心理”对个体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从众”,就是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很多有关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调查都发现,不良同伴群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很多青少年就是由于“从众心理”,而跟随他人做出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相应的,一个风气良好的班集体也可以借助“从众心理”而帮助处在边缘的学生学习、模仿良好的行为习惯。班集体应该对边缘学生具有包容性,不管他成绩是好还是差。不管他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不管他的家庭是富有还是贫穷,不管他的家庭是完整还是残缺,都能在班集体中感到自尊、自信,学生就能远离不良群体,远离犯罪,形成有益身心的行为习惯。

    推荐阅读:更多福建教师招考备考资料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 加入你感兴趣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