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中学美术教案:明与暗

发布时间: 2017-04-06 10:52:24

修改时间: 2017-04-06 10:52:24

阅读量: 4221

作者:

明与暗是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之一。它既能说明色彩的性质,又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极富有宣传性。下面是福建教师招考网的小编整理的一份关于明与暗的美术说课教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明与暗》是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二)能力目标: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二)难点: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本节课采用提问、引导、分析、演示、讲述、评析等多种教法相结合,吸引学生们持久注意,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乐于创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法:本课通过让学生看、想、说、做、议等学习方法来掌握知识的技能技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准备

石膏模型数个、范画、几张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等辅助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轻松的导入能消除学生畏难的心理负担,牢牢抓其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因此在这个环节里采用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在优美音乐中欣赏几幅素描作品,欣赏的目的有二:

1.揭示课题---明与暗

2.提出疑问:“明暗怎么产生的?”

(二)探究新知,揭示奥秘

在上个环节中,学生们通过欣赏已经有了素描带来的美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先不公布答案,而是拿出三张纸,展示在灯光下,请三位同学上台,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第一位同学把纸卷起,第二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第三位同学则把纸皱成了一团,通过这一形象而直观的展示,引导学生找出每种折法所产生不同的明暗效果:

第一张纸:有了从明到暗的徐徐过渡的变化

第二张纸: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第三张纸: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总结出: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此时,通过以上活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拿出一个圆形石膏体,摆在灯光下,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运用观察演示法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之一: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在学生创作表现之前,教师先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边示范边板书作画步骤。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他们理清绘画思路,学习素描基本绘画技巧方法,由此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之二:运用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三)动手实践,创作表现

在创作表现时对于造型表现能力差的学生给与帮助和鼓励,对于造型表现能力强的同学给予更好的引导,帮助其提高水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以最好的水平完成学习任务。

(四)作品展示,评选能手

学生完成作品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对美术作品淡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对造型表现突出的作品的同学颁发“绘画能手”奖章。

表彰活动掀起本节课高潮,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激发学生再次创造的欲望,而且为本课学生的学习起了一个小结的作用。

 

推荐阅读: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美术学科更多相关文章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美术学科主干知识相关文章

文章内图.jpg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 加入你感兴趣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