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7-03 11:47:55
修改时间: 2017-07-03 11:47:55
阅读量: 4419
作者:
理解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师来说重要吗?——是的,十分重要。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所以就教招心理学中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小编做了一个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不同,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二)性格的个别差异
性格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
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我国和苏联心理学家常用描述性方法对性格的静态结构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对社会、他人、集体;对劳动、工作;对自己。
二是,性格的理智(认知)特征: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过程中的差异。
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主导心境。
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行为的控制和调节。
2.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的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体结合。由于性格现象极端复杂,在心理学中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性格分类原则。
(三)性格差异的鉴定
1.自陈测验:是由被试回答问卷中的各种问题并据此评定其性格特征或类型的测验.较著名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此外卡特尔的16因素人格问卷也较有影响.
2.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模糊而不确定的测验刺激,以引起被试的想象,使其动机,情绪,愿望,价值观念等不知不觉地反映出来.包括墨迹测验(实施的罗夏,呈现10张墨迹图片)与主题统觉测验(美国的默里,呈现30张主题不明的黑白图片).
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一)特殊儿童的概念
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指由于生理、智力、感觉、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无法在正常教育条件下获得学习效果而需要特殊教育措施及服务来发展潜能的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二)特殊儿童的类型
1.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140的儿童。对于超常儿童,学校一般采用插班、办特殊班、个别教育三种方式。
2.弱智儿童: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70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
3.认知或学习障碍
学习困难学生;多动症
4.社交和行为问题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焦虑症、攻击行为),自闭症
5.生理和感觉缺陷儿童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提醒大家,当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