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招红宝书

当前位置:

福建教师招考网整理推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发布时间: 2018-05-12 10:21:23

修改时间: 2018-05-12 10:21:23

阅读量: 2799

作者:

机械运动作用与反作用、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连续性与非连续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事物每一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下面,是福建教师招考网小编整理的政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学设计,以供各位考生备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两点论、两分法、一点论的基本概念。

2.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含义;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

3.运用:运用“两分法”去说明怎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一分为二”;运用“两分法”去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两手抓”。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教材对矛盾普遍性原理的论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点,观察、思考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自己和坚持“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教育。

2.引导学生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和事,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二)教学难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运用“两点论”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教学方法

对比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演示、图片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承上启下

导入:《笑话中的哲理》阎罗殿里有一个难缠的小鬼,同殿的许多小鬼几度投胎,几度转世,又返回到阴曹地府,而这位小鬼却仍旧厮守其位不赴人间。阎罗奇而诘之,小鬼乃曰:怕投错了徒受其苦。阎罗问他心目中的人家何等模样?小鬼觉得机会到了,隧吐衷由:“家有万倾濒山河,父做高官子登科,两个靓女常陪伴,万世不死永活着。”阎罗听罢,怒曰:“荒唐!倘有这等好事连老子也不在这阴间为官了,焉能轮到汝等头上!”

【点题】这个笑话生动地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即矛盾具有普遍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万事如意”的理想化境界。

(二)案例分析,深入探究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具有普遍性)(板书)

(1)矛盾普遍性的表现(板书)

师:(从空间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

①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矛盾。(阅读教材,看主要有那些矛盾表现形式。)

重点讲解“机械运动的矛盾——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物体在同一瞬间“在这个地方”,反映了物体运动中相对静止的一面;“由不在这个地方”,则反映了物体的绝对运动的一面。这是物质的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这对普遍的矛盾在机械运动中的特殊表现,体现了物体机械运动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正如恩格斯所说“既然简单的机械位移本身已经包含着矛盾,那么物质的更高级的运动形式,特别是有机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可见事事有矛盾。

②社会运动中更充满着复杂的矛盾。

【问题探究】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阶级社会里有那些矛盾?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社会里,也普遍的存在着矛盾,有哪些?运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能否谈谈我国当前为什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小结】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不能分割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速度和效益之间,我们既要看到速度和效益的对立,又必须看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只讲数量、速度而忽视了质量、效益,这就夸大了数量、速度和效益的对立,否认了二者的统一,这在实践中危害是很大的。

③人的思维领域中也充满了矛盾。(阅读教材,列举实例)

师:(从时间看)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

【注意】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矛盾的差别性问题(如缓和与激化)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每一事物从它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

第二,在新旧事物之间绝不存在哪怕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

【小结】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用图示演示矛盾的普遍性)

【实例讨论】《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与外界隔绝、风景秀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从哲学上看,这个世外桃源真的一点矛盾就没有吗?在当前,有些地方干部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为了捞取个人政绩,总把自己所管辖的区域说成是“天下太平”,没有问题,没有矛盾。这种观点对吗?

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没有矛盾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

【辨析】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②人们尚未认识的事物是不存在矛盾的。

③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不存在矛盾。

【错误辨析】①“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②一般地,处于动态中的、较为激化的矛盾,人们往往易于觉察;而事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矛盾或处于缓和状态中的矛盾,需要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但人们不易觉察,不等于就不存在矛盾。)

2.矛盾的客观性(板书)

【含义】矛盾客观性的含义: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

【讨论】师:人能否有意识的制造矛盾?

学生甲回答:矛盾是不能“制造”或创造的。

学生乙回答: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并不是人们制造出来的。

【小结】

A.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事物中也包含着矛盾,但这也不意味着人可以有意识的“制造”矛盾,只不过是改变了矛盾的具体形式,并没有制造出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新的矛盾。

B.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尽管社会生活是有意识的活动,但社会矛盾同样也不是由人们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至于日常生活中本来“没有”矛盾,有人挖空心思“制造”矛盾,应做这样的理解:本来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处于非常缓和的状态,后来出现了某些条件,矛盾激化了,于是似乎制造除了矛盾;至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生拉硬扯,为所欲为地“制造”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矛盾”已经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现实的矛盾了。

C.总之,矛盾的产生与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3.要正确对待矛盾(板书)

多媒体播放《扁鹊见蔡桓公》的动画故事。

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议论、互相交流、然后回答)

学生甲回答:蔡桓公讳疾忌医,结果是病情加重导致死亡。

学生乙回答:疾病和健康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疾病影响健康,如能积极治疗,可以消除疾病,恢复健康。

师:蔡桓公确实由于讳疾忌医,结果病入膏肓导致死亡。但这是故事本身的内容,而不

是给予我们的启示。故事中确实反映了疾病和健康这个矛盾,但主要反映的是蔡桓公对待矛盾的态度:他害怕矛盾、回避矛盾。所以对我们的启示是: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现实生活中也总有人不能正视矛盾、遇到矛盾绕道走的情况,这是极端错误的。况且,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因而是回避不了的。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1)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板书)

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实质上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因而,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是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

【举例】实际上,从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即幻想国小,人少,没有矛盾,没有战争,老百姓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彼此孤立,自给自足,安于现状,虽“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都是不敢承认矛盾、害怕矛盾的表现,所以,老子的构想只能是幻想,是根本行不通的。

【议一议】请同学们说一下在现实生活中,你见到或听到过哪些害怕矛盾、回避矛盾或掩盖矛盾的具体事例?其后果如何?

学生谈到这样几点:学习中取得成绩就看不到问题和困难;有了困难和挫折就看不到光明;一次演讲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就觉得自己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只爱听表扬的话,不爱听批评的话;只愿意在“减负”的呼声中尽量少做些作业,而不管自己是否增长了知识与才干等等,这都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总结】总之,害怕矛盾、回避或掩盖矛盾不仅无助于解决矛盾,而且还常常会因此而造成严重后果。但仅仅承认矛盾还不够,还要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2)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板书)

师:什么是两分法?为什么要坚持两分法?

两分法是全面看问题的观点(板书),既要看到事物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坚持两分法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所以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的话,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师:一分为二的分析法是最基本的矛盾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的起点。与两分法相反的思想方法是一点论。一点论是片面看问题的观点(板书),即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或看了那一面又丢了这一面。一点论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有人“为看问题片面者造像”。

【讨论】展示漫画,见教材P93。

漫画以高度夸张的手法讽刺了某些“一点论”者,他们看人尚且如此,看事就更可想而知了。到底“一点论”的思想方法有何危害?现实生活中有何表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2第1自然段。

表现有:对人对事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在工作、学习中只看见顺利条件或只看到困难因素;在生产中只重数量、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只重经济发展而不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

学生回答:这一些造成的危害将是会犯以偏概全、好走极端、割裂事物联系的错误,难以明白事理,难以搞好工作。

师:所以,我们应当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4.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板书)

(1)首先对自己要一分为二(板书)

让学生明白三点:①人的一生充满着矛盾;②矛盾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人生道路上的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等;③正确对待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顺境中不骄傲,逆境中自奋起。只要能正确分析矛盾,有效地解决矛盾,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社会做出贡献。

(2)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板书)

首先,要全面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简明地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其次,要全面理解邓小平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所谓“两手抓”,是一个形象的说法,用来说明必须同时做好的两件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工作。比如: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法治建设,一手抓道德建设。

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怎样。

学生回答: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小结】A.法治和德治也是对立统一的。法治与德治是对立的: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生境界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是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B.法治与德治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则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修民族的道德水平。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动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二者相辅相成,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所以,我们要一手抓法治建设,一手抓道德建设。

(三)课堂小结,归纳整理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具体内容见如下图示(多媒体显示)

                矛盾存在于—切事物中

                              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 反对回避掩盖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    方法论意义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分析矛盾 → 反对—点论

                矛盾贯穿于每—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六、板书设计

课题: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意义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① 两分法、两点论就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② 一点论就是片面的看问题的观点

③ 不能把两点论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问题

3.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1)首先要对自己一分为二

(2) 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七、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大多数能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通过练习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哲学问题的理解还需进一步提高。

最后,福建教师招考网认为我们应该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不要以偏概全。

 


推荐阅读: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政治学科相关文章

2018年福建教师招考政治学科教材教法相关文章

敏试教师.jpg 

图书热销排行榜

2022新版学科高分题库.jpg

课程热销排行榜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 加入你感兴趣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