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9-09 09:54:50
修改时间: 2017-09-09 09:54:50
阅读量: 2236
作者:
“伐无道,诛暴秦”出自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将军(指陈胜)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以下是福建教师招考网小编整理的教招历史学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2.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1.教学学具:插图、史料、教学软件
2.教学方式:提问方式、设置悬念、演示讲解、讲故事、列表格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首先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讲了秦王嬴政建立了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答: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接着发问: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请在12课中寻找答案。
2.授新
过渡语:课文标题是出自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伐无道,诛暴秦”望文生义就是要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那秦的暴政主要有哪些表现呢?请同学们看第一框,查找后回答。
(1)秦的暴政
繁重的徭役(修了哪些建筑?花费多少人力?完成63面“动脑筋”)沉重的赋税(到底多重?)
残酷的刑法( 设置一个悬念:补充一个“卖拐多于卖鞋”的史料,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二世更残暴(表现)
3.讨论暴政后果
讨论后得出: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过渡性提问:人民的反抗终于在某种导火线下爆发了吗?
答:爆发了。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
五、小结
1.总结秦亡教训及刘邦能建立起汉朝的道理。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指导学生将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整理成大事年表
福建教师招考网小编认为,关于“鸿门宴”的故事,可指导学生编排成小品,在课上或课下表演,以提高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