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9-22 10:28:28
修改时间: 2017-09-22 10:28:28
阅读量: 3142
作者:
《糖不见了》一课可以使幼儿对糖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并愿意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以下是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的小编整理教招幼教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搅拌的方法观察溶解的过程,及口味前后变化。
2.愿意积极探索,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二、活动准备:
每人一小杯水、一个勺子、糖、盐、米、奶粉、果汁粉、沙子。豆子。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猜猜你品尝的是什么。老师随机给小朋友分两种饮料(白开水、糖水)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饮料给小朋友们尝一尝,然后再轻轻的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尝到的是什么味道的?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没有味道的?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糖宝宝到哪儿去了?
2.开始
教师示范小实验: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1)先让幼儿大胆猜测实验结果
(2)教师和幼儿一起操作:先尝一口自己杯子里的水(无味),然后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会发生什么变化?用勺子搅拌一下,观察糖到哪里去了吗?躲到水里去了!请幼儿再次品尝水(变甜)
(3)请幼儿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糖放在水里化掉,不见了,这个过程就叫做溶解,我们的水就会变甜。
3.请幼儿自己操作。
(1)帮助幼儿拓展经验,引导幼儿说说还有什么东西会溶解?
(2)师:老师这里还有米、奶粉、果汁粉、沙子、盐,你们也来试一试?(幼儿分组操作)观察溶解显现、颜色变化,发现有的物品不能溶解。
(3)幼儿自由交流实验结果,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四、结束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观察、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的小编认为,本课的设计可以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充满好奇心之时,让幼儿感知溶解的现象,培养幼儿的生活知识充满兴趣。
推荐阅读: